徐复昌,一个与成山永存的名字。他重修始皇庙、筹建导航灯楼,为丰富荣成的海洋历史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。其事迹在《废铎呓》和道光《荣成县志》里均有记载。徐复昌给荣成海洋历史文化的诠释是:在浩瀚的海洋面前,人类必须要坚守一种救人于危的良知;人类最大的功德不仅在于活己,更在于活人。
徐复昌,一个与成山永存的名字。他重修始皇庙、筹建导航灯楼,为丰富荣成的海洋历史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。其事迹在《废铎呓》和道光《荣成县志》里均有记载。徐复昌给荣成海洋历史文化的诠释是:在浩瀚的海洋面前,人类必须要坚守一种救人于危的良知;人类最大的功德不仅在于活己,更在于活人。
明光一抹救生灵
成山海域,是一条重要的南北航运通道。但由于这里风高浪急,航道十分危险,船只经此必须谨慎小心,以免出现海难事故。所以,自古有“成山之险甲于天下”之说。嘉庆二十一年(1817)秋,江浙一带有一只商船载有各种物资准备运往京津地区。当船行至成山东部海域时,因夜晚行舟船家不识海道,再加上风高浪大,结果船只触礁沉没。船上十几口人全部落水。其中有一位崇明(今属上海崇明区)籍的账房先生名叫徐复昌,抓到一块碎船板漂浮海面,其他人则全部葬身海底。
徐复昌浮在这块船板上,在黑气沉沉、波涛滚滚的海面上,无助地上下浮沉着。他在极度惶恐中,突然看见离自己不远的地方,出现了一点亮光。强烈的求生欲望让徐复昌拼尽全力向光明处划去。但是,任凭徐复昌用尽多大力气,却感觉那亮光总是离他不近不远,让他始终不可到达。但无论如何,这点亮光此时就是徐复昌的希望,就是一种生命的力量。他紧紧盯住这点亮光,咬紧牙关坚持不懈地向前划去。也不知道经过了多长时间,徐复昌终于到达了岸边。他费尽气力爬上岸,看到那点亮光依然离他前方不远。徐复昌更加坚信,亮光就是救他性命的神灵。他继续艰难前行,最后终于看到,亮光是从一间房屋里发出的。徐复昌走进这间不大的房屋内,见中间有一座塑像,像前案上燃烧着一炷烛火——这就是拯救他的神灵之光。徐复昌立刻跪倒匍匐在地,向着这尊塑像和烛光,虔诚地祷拜了几下。
自此,徐复昌以此庙为栖身之所。饿了,便在附近的地里找点粮食充饥。几天后,山上的粮食少了许多。徐复昌被庙西卧龙村的居民捉住。由于村民听不懂徐复昌的江南话,便找了一位先生用写字问话的方法,知道了徐复昌的身世和遭遇。村民们对徐复昌给予热情招待。徐复昌由此也知道救他性命的这座庙宇就是始皇庙,庙中的塑像就是千古一帝——秦始皇。
徐复昌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,始皇庙原为秦始皇登成山拜日神时所修的行宫,人们称之为秦皇宫。后历经岁月侵蚀,又无人维修,秦皇宫逐渐坍塌直至遗迹全无。后来,有人在其遗址上修建了简陋的始皇庙,往来航海之人到成山头避风时,都会到始皇庙进行祭拜,所以,始皇庙的香火一度十分旺盛。明正德七年(1512)始皇庙毁于一场大火。后当地人又在原址上修了一间八尺见方的小庙,香火自此无以为继。
在徐复昌看来,这次大难不死,乃为始皇神灵护佑;船行成山头触礁沉没,自己独生并被光亮指引到始皇庙,此乃始皇神灵暗示他要对此庙宇予以修葺。从此,徐复昌暗下决心,一定要在此为始皇神灵修建一座有威严的庙宇,并常年奉祀。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皈依道教,成为一名黄冠道士,在成山出家修行,并取法名本初。然后他延请风水先生选好庙址,开始做建庙前的一些准备。所有前期准备完成后,资金筹集便成为徐复昌首要考虑并付诸实施的问题。
由于成山地僻人稀、百姓贫穷,且徐复昌对此地不甚熟悉,所以筹款问题在当地无法得到解决。徐复昌决定返回家乡,在崇明、姑苏等地化缘募捐。不久,徐复昌备足银两和所需的砖瓦木料运抵成山。在当地雇佣建筑人员,紧锣密鼓开始建庙工程。道光元年(1821),始皇庙终告竣工。始皇庙大殿三楹,大殿中间为始皇塑像,金面、戴王冠、着蟒袍,并塑卫兵侍旁。东间泥塑龙王坐像,左右分别有火、财二神。西间暂为供奉神像的中转站,并暂祠清代将军滕国祥。至此,在徐复昌的努力下,始皇庙得以重建,前来祭拜奉祀的人逐渐增多。
修葺始皇庙还不是徐复昌的最终夙愿。落难时在波涛中沉浮所看到的那点光亮,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而挥之不去。那可是一点生命希望之光,凭着这点光亮,自己才能在茫茫的大海中看到一丝生的希望。所以,徐复昌还要做的就是让这点光亮不断放大,让它成为一盏永不熄灭、黑夜中指引南北商旅安全航行的救命灯,以此免蹈他舟毁遇险的覆辙。
为此,徐复昌用建庙剩下的材料,在始皇庙的东南角高处又建了一座灯楼(今钟楼)。灯楼里面放置一个大瓮,满贮膏油,捻絮做炬,通宵燃烧不熄,光烛可照数十里。夜行的舟楫见到灯光,行驶便有了方向。灯塔燃烧需要很大的支出,徐复昌又邀请其乡友、江苏人吕洪吉共襄义举。吕洪吉慷慨应允,灯楼里的灯油,全部由其定期供应。
同时,徐复昌还铸造了一座巨钟,声闻数十里,遇到阴晦风霾、不辨昏晓的天气,则击钟不辍,过往的舟船闻听钟声,即知趋避。自此以后,成山之下的海面上便是安全无虞。《废铎呓》中为此记道:“故成山之下,覆溺绝少,而险阻之区,舟行如历坦途。”道光年间荣成知县李天骘则有诗赞之:“山下艇艋排成市,山上悬灯杆头起。夜之灯光夺月光,照澈江南数千里。飓风陡至势欲危,望灯所向平如砥。”